以下是自来水厂浮游生物显微镜观察的一般方法:
样本采集
采样器具准备:准备好合适的采水器,如有机玻璃采水器,用于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。同时准备好样品瓶,一般使用 500 毫升或 1000 毫升的具塞玻璃瓶,确保其清洁无菌。
采样位置与深度:在自来水厂的原水取水口、沉淀池、过滤池等不同位置进行采样,根据水体深度,在表层、中层和底层分别采集水样,以获取更全面的浮游生物样本。
采样量:每个采样点一般采集 500 毫升至 1000 毫升水样,确保有足够的样本用于观察。
样本预处理
浓缩样本:如果水样中浮游生物密度较低,可采用过滤或离心的方法对水样进行浓缩。例如,使用孔径为 0.45 微米或更小的滤膜过滤一定体积的水样,将浮游生物截留在滤膜上,然后将滤膜上的生物洗脱到少量的水中,制成浓缩样本。或者将水样在离心机中以 3000 转 / 分钟至 5000 转 / 分钟的速度离心 10 分钟至 15 分钟,使浮游生物沉淀,然后倒掉上清液,留下适量的浓缩液。
固定样本:为了保持浮游生物的形态结构,便于观察,需要对样本进行固定。常用的固定剂有鲁哥氏液,一般每 100 毫升水样加入 1 毫升至 2 毫升鲁哥氏液。也可以使用福尔马林固定,浓度一般为 4% 至 5%。固定后的样本可在低温、避光条件下保存,尽快进行观察。
显微镜观察
显微镜准备:选择合适的显微镜,如光学显微镜,配备明场、相差等观察模式。调整显微镜的光源亮度、焦距等参数,使视野清晰。
制片:取一滴经过预处理的样本液滴在载玻片上,盖上盖玻片,注意避免产生气泡。如果样本浓度较高,可适当稀释后再制片。
低倍镜观察:首先在低倍镜下(如 10× 物镜)对样本进行全面观察,扫视整个视野,了解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大致数量,确定优势种类。观察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,是否有聚集现象等。
高倍镜观察:对于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感兴趣的浮游生物,转换到高倍镜(如 40× 或 100× 物镜)下进行更详细的观察。观察浮游生物的细胞结构、形态特征、运动方式等。在 100× 物镜下,可能需要使用油镜来提高分辨率,观察更细微的结构。
记录与绘图:使用显微镜自带的成像系统或数码相机,对观察到的浮游生物进行拍照记录。同时,可根据观察结果,绘制浮游生物的形态图,标注出关键结构和特征。
结果分析
种类鉴定:根据浮游生物的形态特征、细胞结构等,查阅相关的分类图鉴和文献,对观察到的浮游生物进行种类鉴定。确定其所属的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。
数量统计:采用计数框等工具,对一定体积样本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数量统计。例如,使用血球计数板或浮游生物计数框,在显微镜下计数每个小格或每个视野中的浮游生物数量,然后换算成每升或每毫升水样中的浮游生物数量。
群落结构分析:根据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,分析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,包括优势种、多样性指数、均匀度等。了解不同种类浮游生物之间的相对比例和相互关系,评估自来水厂水体的生态状况和水质情况。